9月2日下午,山東大學建筑學社赴多地城市老火車站關于“舊地新用”分析調研團舉行第六次線上會議。指導老師陳燁出席本次會議。會議由隊長李沛恩主持,趙心如,李國隆等9名隊員參加。
會議整合了前期會議理論研究成果,小組成員進行了觀點與成果交流,共同提出了修改意見,最終確立了基于理論研究與實際現狀的理想模型。
在生活空間設計方面,調研團基于未來生活方式,綜合考慮道路、景觀、日照、氣候、地域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住宅朝向、建筑組合形態、沿街界面以及天際線設計方案。構建了從家到公共空間的多層次空間序列。


小組進一步提出了住宅套型設計應充分考慮生活方式變化及后疫情時代需求的觀點。例如,入口玄關處潔污分區,客廳和餐廳功能合一,增加運動、學習或辦公空間;選擇適應建筑工業化新需求、靈活可變的結構體系。同時,針對多朝向住宅防曬、通風、健康防疫等需求陳燁指出提出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迫在眉睫,建筑設計可順應當下并進行局部突破,充分考慮綠色、環保、數字化設計理念,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式、資源循環利用等技術。
隊員們在此次實踐活動中不僅了解學習了有關城市工業廢棄地景觀的更新設計的困境與出路,還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設計能力。本次調研有利于城市資源充分利用,對未來城市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實踐調研活動至此圓滿結束。
(圖文/李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