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山東大學建筑學社赴多地城市老火車站關于“舊地新用”分析調研團開展了關于老火車站的調研。本次調研李亞文針對青島火車站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分析。

青島站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貨特等站,膠濟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的東端車站。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的青島站于1991年拆除重建,2006年12月10日再次改造于兩年后重新啟用。

原青島站由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而青島火車站改造的核心特點是最大限度保留了德占時期的主體建筑特色,比照德國建設的原建筑進行翻建,并在風格統一的基礎上,增建了現代化的站房、候車室、青島站辦公機關等建筑。
在復制德建主建筑的基礎上,增建的建筑并不一味求大、求壯闊、求摩登,而是謹慎、克制,與主建筑風格協調一致。也就是所謂的“主建筑有點小啊。”但這其實是出于保留人文歷史傳承的考量。

經過近兩年的改造工程,青島火車站變化確實很大,首先運能、接待旅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站內的品牌建設和城市形象的推廣優良,工作人員、作業標準等彰顯了大火車站的風范。不少外地游客下火車就會被青島火車站的外觀所吸引,站舍建筑平面為一字形,主體為兩層樓房,由聳立的鐘塔樓和大坡面的車站大廳兩部分組成活潑不對稱的立面造型。據了解,青島火車站是一座飽經滄桑的百年老站,具有德國文藝復興建筑的風格,并于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單。
青島火車站已經改造,目前變成實用兼美觀的火車站,兼具交通與欣賞旅游作用。本次調研為更好地實現舊工業景觀再設計方面提供新思路及解決方法,舊火車站可以作為博物館或者兼具歷史文化特色的景區設計。
(圖文/李亞文 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