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筑夢廣州團按照預期的計劃,在完成了所有的前期資料搜集之后,開始著手準備進行實際的項目考察活動。當日上午9時,調研團全體7名成員抵達位于廣州市的西關老城恩寧路永慶坊的街道改造項目。
永慶坊街道改造項目是2016年由豎梁社建筑參與建設的位于廣州市恩寧路永慶大街片區的建筑更新項目,總建筑面積8000㎡。在前期的資料搜集中,團隊也發現,任何建筑項目的設計,建筑材料與建筑施工過程的設計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的建筑材料會達到不同的最終表現效果及影響,同樣,建筑施工環節重要性也不容忽視。而對于永慶坊街道改造的項目來說,對于建筑材料的選擇才是項目設計中的最重要的環節。因此,調研團就此項目中的建筑材料特色、特點以及所達到的實際效果進行著重的觀察和記錄。
永慶坊改造還是以整體的商業化老城區改造為最終方向,所以改造機制為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在改造的過程中反對大拆大建,這一點也是當前的許多的古建修復以及景點改造項目中一貫遵循的共同點。本著“修舊物舊建新和諧”的目標,項目在房屋修葺上保持原有的建筑外輪廓不變,保留嶺南傳統燒民房的空間肌理特點,并且對新建建筑以及原有建筑的和諧結合也是項目非常注重的點。
對于這樣的舊改項目,調研團經過對永慶坊街道的全面觀察,一致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舊改項目。設計師在保留了原有的青磚紅磚燒民房的基礎上,對這些傳統的房屋建筑進行現代元素的融入,在磚房中融入新的鋼結構以及玻璃幕框架,增加建筑局部的通透性,同時又將這兩種不同時代的建筑材料做有機的結合,將原本的老城區街道真正的做成“樂活空間”,這才是真正的修舊物舊,對老城區以及新發展的尊重。
一條古巷,利用玻璃的通透性和現代特色與燒民房的密閉性和古韻特色做一場時代的碰撞,這樣的就該項目是真正值得當前的建筑師所學習的,也是目前的在校建筑學本科生所以該注重的。對于建筑材料的重要性也要通過真正的實地調研才能得到最深刻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的讓自己的方案脫離“好看”的層面,上升到“好用”“使人有所思考”,不然建筑就只是冷冰冰的石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