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濟南市博物館與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市博帶娃隊”公益志愿服務團隊一同開展了“尋找城市記憶,講好濟南故事”暑期古建筑研學的首次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上午9時,濟南市博物館負責人顏詠梅,實踐領隊、山東大學建筑學系副教授谷健輝,實踐團隊隊長王鈺林,隊員宋文豪、賈歡欣在芙蓉街南門牌樓處同參與活動的孩子們集合完畢,研學之旅正式開始。步行于芙蓉街中,谷健輝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臨街建筑的特征,從飛檐翹角的傳統到拱券的結構運用,再到精美的壁畫,一些細致入微、不易被人關注的知識,諸如石地板的排布方式、窗戶上的花紋形式、建筑彩繪的色彩組成及比例,谷健輝都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借助濟南老地圖,芙蓉街的前世今生和周邊街道的肌理一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在曲水亭街,谷健輝著重講解普及了濟南泉文化以及構成濟南特色街道的冷泉系統。在“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的街區中,濟南獨特的人居環境對人的影響,古建筑、街巷的文化價值,深入每位活動參與者的心中。活動過程中,山大團隊的助教還對孩子們的聽課效果進行了檢測性提問。大家積極參與互動問答,氣氛熱烈。答對題目的孩子們都獲得了老師們準備的小禮品,收獲頗豐。
至此,芙蓉街-百花洲路線活動順利完成,通過本次研學,孩子們對于古建筑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能夠更深入地觀察建筑,思考建筑,以科學的眼光去審視街巷和建筑的發展,并有助于增進孩子們對古建筑的感情。同時,團隊成員們的對于社會教育工作的認識,也通過本次活動逐步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