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市博帶娃隊”赴洪家樓大教堂展開關于濟南市博物館“尋找城市記憶,講好濟南故事”歷史建筑暑期參觀的第三次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上午9時,志愿服務團成員到達洪家樓大教堂廣場旗桿處與濟南市博物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匯合,在對報名參加活動的孩子們進行點名統計并發放吊牌后,參觀講解活動正式展開。山東大學建筑學系的谷健輝老師和志愿教學團隊的同學們首先帶領家長和孩子參觀了教堂的外部環境——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認識了教堂的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構成元素、彩色玻璃的特點。期間,團隊成員通過和小朋友們的互動,為他們講解了哥特式大教堂的飛券的支撐承重原理。隨后團隊進入到大教堂內部——帶領家長和孩子們參觀了教堂內部彩色玻璃窗、肋架拱等建筑元素,谷健輝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承重柱隨著空間大小、高低不同所呈現出的不同的承重需求而表現在外部的粗細不同的問題。同學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述,引導孩子們觀察教堂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的聯系,激發孩子們觀察、思考古建筑文化內涵和技術原理。
在參觀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認真聽講,對老師提出的小問題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小朋友們的知識儲備量很大,答案也五花八門,偶爾令人捧腹大笑。整個環節氣氛輕松活躍,老師和孩子們交流密切,充分達到了傳播知識、激發孩子們對建筑興趣的目的。志愿教學團隊的同學們還根據谷老師的講解內容設置了問答環節,采取搶答的方式,答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由濟南市博物館準備的精美禮品,小朋友們熱情洋溢,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正確率也很高,直到活動結束大家都意猶未盡,期待下一次這樣的活動。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古建筑的認識了解任重而道遠,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把建筑思想傳遞給他們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和義務,這次活動也因此而意義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