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鄉遇”社會實踐調研團赴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當鋪地村展開第三次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參與了此次活動,當鋪地村黨支部相關負責人、村主任接待了調研團隊。
上午9點,團隊抵達當鋪地村,在解說員范女士的講解下,成員們參觀了當鋪地村的東方紅精神教育展館,對村子的歷史及發展有了初步的了解。據介紹,松山區當鋪地滿族鄉當鋪地村,全村總面積10360畝,耕地面積5050畝,林地面積3500畝,3160口人。支部大隊曾經叫東方紅大隊,因老支書陳洪恩而聞名。在陳洪恩老支書85年的人生歲月里,他帶領村民戰天地斗風沙,植樹造林改善生產生活環境,鍛造出艱苦奮斗的“東方紅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一部戰天斗地艱苦卓絕的奮斗史、改天換地舊貌新顏的創業史。村黨總支在謀劃發展、開展工作的同時,始終不放松自身建設,不斷賦予東方紅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深入學習黨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定地跟黨走。經過長時間的奮戰,當鋪地村從一個“萬畝沙海三棵柳”的窮沙窩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林成網、田成方的“魚米之鄉”。
隨后,村黨支部負責人王臣帶領團隊成員前往黨群服務中心,對村內的相關政策及發展做出了相應的介紹。在當鋪地村 東方紅精神薪火相傳,歷屆班子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打造了苗木繁育、休閑農業、觀光旅游三大主導產業。苗木產業在陳洪恩老書記次子陳國安的帶動下,發展到3000多畝,全村人均達到1畝,畝均年收益1萬多元。村黨總支牽頭組建了東晨養殖合作社,帶動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200多棟。規劃打造了一條集紅色教育、農家樂等為一體的旅游線路。進入當鋪地村約100米,就會看到陳洪恩當年保留下來的一塊沙包和兩棵柳樹,稱為“教育沙包”和“翻身樹”,黨總支借此帶領給黨員、群眾和學生們回顧當鋪地村治沙造林的歷史,教育下一代繼承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本次調研,使成員們對當鋪地村的發展歷史和東方紅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將老一輩東方紅人所開拓的“東方紅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同學們的心中,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當前中國鄉村振興的發展實際,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而奮斗。
圖/呂玥 文/劉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