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7時,調研團隊跟隨民工來到世紀大道曼斯特汽車服務旁民工宿舍進行第二次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活動旨在進一步了解工人生活、工作以及社會保障問題。本次調研活動由殷建偉、代云飛為主要溝通人員,羅煜旻、程小洪負責收集資料。
在與民工暢談中,團隊了解到公司民工來自全國各地,民工之間存在飲食、文化以及語言上的差異。工地承包伙食則是食堂做什么,大家就吃什么。民工之間的交流也使用帶著濃濃方言的普通話。
據受調查者透露,建筑行業中對于工傷理賠問題仍然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工程造成的死亡問題,具體理賠金額將根據民工是否為城鎮戶口、公司承包項目所在城市發展程度、民工年齡以及家庭入口數量作出結算。城鎮戶口民工理賠金額比農村民工要高出很多,有時甚至高達一倍。此類現象早前便十分盛行,在國家日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此類現象仍然屢見不鮮。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建筑行業、越來越體恤基層民眾,未來會徹底杜絕此類不平等待遇。通過溝通團隊還了解到“死亡名額”,即工程施工時會經常出現安全事故。民工在建筑工地的工作多為繁重且重復的體力勞動,建筑工地處處都存在危險。工人如不將安全放在心上便可能會磕傷碰傷,甚至發生安全事故。
本次調研活動中,民工熱情地與團隊溝通交流,也向團隊普及了諸如理賠、“死亡名額”、生活等方面的情況。藉此,團隊對建筑行業有了更為立體的認識,也對底層民工的辛苦程度有了新的認識。(圖/羅煜旻 文/殷建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