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見微”裝配式調研團由隊長洪天皓帶領再次出發,乘車前往西安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實地調研地下綜合管廊的建成標段。
一行人到達現場后,由昨日負責向大家講解的張工程師引領,沿樓梯下至基坑。越過地下給水樁,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已經澆筑完成的地下綜合管廊,管廊高約4米,從左至右共有三個艙,分別為熱力艙、綜合艙和天然氣艙。大家首先進入熱力艙參觀,艙內有左右對稱的兩列綁扎好的底筋,用于架設管道。在管廊兩側,距上部大約1米的位置有用銅覆鋼制成的支架,同樣用于鋪設熱力管道,同時艙頂設有通風口,艙內一高一矮兩個直立的鐵管引起隊員的興趣,據張工解釋,這一高一矮兩根鐵管分別對接溫濕度傳感器和環境監測系統,也確保了管廊內的電話通信,這些檢測系統及設備都由控制層統一控制,每段管廊都配有控制層,共設有六個配電室,大大方便了對管廊的檢修與維護。熱力艙的隔壁是綜合艙,綜合艙在三個艙中最為寬敞,這也是由其功能的綜合性多樣性決定的,同樣地,綜合艙兩壁也已安裝好支架托臂和鋁合金橋架,只等后續鋪設管道電纜等就可投入適用,最右側的則是狹小的天然氣艙,三艙在寬度上不盡相同,但內部架設幾乎一致。那么,地下綜合管廊該如何防水呢?面對隊員的疑問,張工帶大家仔細參觀了管廊在建設時的防水小竅門。首先是在現澆管廊時,由于是一段一段的澆筑,在每段之間設有止水帶,其次,在各個艙之間,也有一層鋼邊現澆止水帶,二者雙管齊下,橫向與縱向都能很好地防水。參觀期間,張工還告訴我們西安綜合管廊項目采用PPP模式,就是采用政府、社會、企業三方融資,中建公司作為承建方中間盈利。
今日的參觀井然有序,西安的“秋老虎”并沒有讓“見微”調研團成員們卻步,相反,整個參觀過程中,隊員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也耐心地聽著張工的講解,有不懂得的敢于提出,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究精神也得到張工的高度認可,同時在一次次提問中,大家對管廊建成后的整體外觀和運營模式再一次有了直觀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