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SUBWAY ERA”赴北京/濟南/福州/海口城市地鐵規劃及建設情況調研團隊為期五天的北京地區地鐵調研正式結束。實地調研期間,團隊走訪了北京城建設計研究院,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訪談,結合實地觀察,細致深化地了解北京地區發展歷程和實際運營狀況。
北京市地鐵從1965年始建到如今已經有22條通車線路,更有十余條線路在建或擬建。作為一個政治經濟中心和旅游勝地,地鐵的飛速發展大大改善了在京各類人員的出行方式,數十條地鐵線路交錯通行,方便快捷。從2012年起,北京確定將在58個重點地鐵站點進行藝術化裝修,藝術裝修與地鐵站設計和地面建筑景觀接軌,形成地上地下統一的藝術風格,既展示北京的現代化都市風采,也體現了北京的歷史文化風貌。為此團隊在4號線、1號線、2號線等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地鐵站點和運行中的優劣。如大規模站點西單站,西單站是1號線與4號線的換乘站,坐落于商務因此人流量大,不但站臺寬闊,而且每一條通道都夠敞亮,而且出入口很多;而1號線公主墳站所處的路段交通復雜,各大出入口在立交橋下,沒有供人通過的天橋與地下通道,乘客只能穿越車水馬龍的主干線輔路,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因此向有關部門反映加強該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五天的調研,大家意識到地鐵規劃以及其配套基礎設施、站內景觀布局對人們出行生活的重要影響,也同時對地下空間規劃及利用有更深入的認識。(文、圖/劉清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