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東大學徽派建筑調研團隊來到安徽有關部門進行調研,調研期間采訪了相關工作人員有關徽派建筑的近期保護與開發利用情況。
上午9時左右,徽派建筑一行人來到了天柱山景區,我們對展館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通過對王先生的采訪我們了解到景區周圍仿制的徽派建筑比較多,用于民居和景點參觀,王先生在景區地圖上為我們指出高仿的徽派建筑所在地以及古徽派建筑的坐落位置,除此之外,我們還了解到國家對于徽派建筑是持保護態度,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在王先生的引導下我們乘車來到了寶塔山,寶塔山是東晉時期的古建筑,現已經保護起來進行修繕,不允許游客進入參觀。我們找到了景區講解人員,并進行了采訪。并了解到這里有很多古民居但徽派建筑都是新的,在寶塔后面有一個聶氏祠堂。聶氏祠堂是明朝聶氏后人所建,本來是在鄉下,后來為了保護起來將整個聶氏祠堂搬遷到此地。而且此處寶塔是完全保護起來的,盡管資金不足,但修繕完畢后也不準備開發供游人參觀。可見國家對古徽派建筑還是有一定的重視程度。
我們還參觀了瓷器、銅鏡、青銅鼎等文物,聶氏祠堂的全貌等。通過這次采訪我們深入了解到有關徽派建筑的情況,徽派工作人員一致認為對于徽派建筑應是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徽派建筑已經列入世界物質遺產名錄,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瑰寶,希望可以通過本次對于徽派建筑的調研提高徽派建筑在人群中的知名度,讓國家可以加大對于徽派建筑的保護力度,更多人可以擔起保護徽派的責任。
(圖、文/韓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