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澳門足彩
赴馬鞍山南山礦場環境調研團隊為時一周的社會實踐工作進行了總結,隊員們各抒己見,對礦場生態修復的現狀與未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一周的時間里,調研團一行八人經過實地走訪,居民采訪,文化史館參觀等工作對礦場的開發,治理,生態修復等方面工作的認識不斷加深,了解不斷深入。南山礦場百年來默默奉獻,從曾經的百米高的“魁梧男兒”到如今深兩百多米的“佝僂老漢”,他犧牲了自己卻造福了他深愛的馬鞍山百姓。在調研過程中,團隊了解到大氣污染問題仍然亟待解決,事實上,公司一直在努力改進技術整治,90年的時候大煙囪冒一條濃煙,現在冒的都是輕煙,想完全處理是有困難的,所以馬鞍山空氣質量并不是很好。從相關人員那里隊員們了解到對于開發完的礦坑有一下幾種處理方式:1.放著不管。2.將其作為沉淀池,將尾料混水注入,自然沉淀,再將上層較清水分離,最后能填平(其實一般選三面環山的地方,最后沉淀能和山一樣高,一般礦坑有20個排口的)。3.將其作為水壩,養殖場。4.將其它的礦挖的泥土之類的填進去。作為旅游景區,事實上有的礦將坑填平了以后養殖蘋果,草莓,葡萄,作為農家樂盈利。
團隊成員為礦坑生態修復積極進言,聯想到上海深坑酒店,隊員認為可以通過地下空間技術將深坑酒店的模式與礦坑實際相結合,開發成為旅游風景區。
雖然七天社會實踐條件艱苦,酷暑難耐,但隊員們沒有放棄,在了解更多,懂得更多,解決更多的道路上一直前行。(文/圖:潘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