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黨員們的求知、探索、創新能力,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11月6日下午,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2020級碩士研究生第一黨支部于千佛山校區創新大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力學與建筑黨小組組長包振昊帶領全體黨員參觀了山東大學科學技術館。
山東大學科技館以“科技創新、強校興國”為主題,是山東大學依托自身學科特色和多年基礎研究積淀,積極探索高校科技館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科技館的建設,本著“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理念,以理學、醫學、信息、工程四大學部為主線,全面展示、系統推介創新成果,全面系統總結不同時期和科技領域的創新成就,涉及的時間跨度長、學科專業全、人物和成果層次豐富,是百廿校慶的重大工程。
科技館內集中了展示101位在山東大學工作或學習過的兩院院士,打造了一整面的院士墻作為科學家精神傳承的重要陣地。從1955年新中國第一批中國科澳門足球博彩網上投注
學部委員(院士)產生,四位來自山東大學的科學家——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實驗胚胎學家童第周、礦物學家何作霖、物理化學家傅鷹——光榮入選,再到如今,中國金融數學的開創者彭實戈、微生物技術學科的帶頭者張友明、勇攀生殖醫學高峰的攀登者陳子江、巖土工程世界性難題的攻克者李術才……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接續奮斗,主動肩負起山東大學“由大到強”的重任,為學校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在參觀過程中,黨員同志們時而細心觀察,時而拍照留念,認真學習感悟科研前輩們的精神與榮光。
百廿山大,厚植齊魯沃土,深耕科研創新,結出累累碩果,繁榮一個時代。科技館的建設是山東大學120年來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縮影,也是歷代山大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的碩果。本次參觀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讓黨員同志們在科技館中汲取了知識養分,感悟了科學奧秘,我們要以山東大學120年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學習他們傳承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和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為我們的祖國將來而不斷奮斗!
文/杜姿林 圖/杜姿林 審稿/姜海鷹